首页

北京女奴

时间:2025-05-23 00:26:08 作者: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用 浏览量:40056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30日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噪声自动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加,工业、商业、建筑施工等活动越来越频繁,导致噪声源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公众宁静共识有待加强,文娱活动音量过大、“飙车炸街”等行为时有发生。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声环境功能区手工监测昼间达标率为96.1%,夜间达标率为87%,同比稳中有升。首次实现了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三沙市)及1822个县级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全覆盖。

  “噪声污染已成为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裴晓菲3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及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合计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约570.6万件,比上年增加120.3万件。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61.3%,排在各环境污染要素首位。可以看出,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民众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

  据介绍,为保护民众声环境权益,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天津、上海、重庆、杭州、昆明等城市开展宁静小区试点创建,截至目前,全国已创建1700余个宁静小区。同时,推行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管理,逐步推动28万家工业企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逐步解决噪声污染管理职能不清问题,继续开展噪声投诉典型案件督办,推动解决民众“家门口”噪声扰民问题。(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西藏墨脱:改善民生 固边兴边

针对报告提出的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全国人大代表雷军带来了自己的建议,要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等;大力推进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建设,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拓展到更多专业,培养更多跨领域人才。

公安部:今年以来,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6%

“中国经济越来越注重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利时前驻华大使、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帕特里克·奈斯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上,中国展现出了引领者的姿态和决心。”

重磅微视频丨青年引路人

“女焊神”不是一天练成的。几十公斤重的焊丝,几公斤重的焊枪,长时间焊接需要极强的核心力量。1990年,不到20岁的孙景南进厂时,大伙儿都不看好她。

国家统计局:1—2月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恢复

河南安阳:一眼三千年 洹水画中游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4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现制茶饮换挡提质,新式茶馆悄然崛起,中国茶叶消费正通过新中式茶饮实现升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